婺源縣篁嶺,一個充滿詩意與古樸韻味的地方,其秋收習俗別具特色,承載著千年的農(nóng)耕文化記憶。
曬秋盛宴
曬秋是篁嶺最具代表性的秋收習俗。每到豐收時節(jié),家家戶戶便將辣椒、玉米、稻谷、南瓜等農(nóng)作物曬滿屋頂和窗臺。五彩斑斕的農(nóng)作物在陽光照耀下,構成了一幅絕美的鄉(xiāng)村畫卷。圓圓的曬匾里,火紅的辣椒如跳躍的火焰,金黃的玉米似璀璨的明珠,它們不僅是豐收的果實,更是村民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情表達。
舞草龍祈豐年
舞草龍是篁嶺秋收時的熱鬧場景。用新鮮的稻草扎成龍的形狀,村民們身著盛裝,舉著草龍穿梭在街巷。舞龍者動作矯健,草龍在他們手中上下翻飛,時而盤旋,時而跳躍。伴隨著鑼鼓聲和鞭炮聲,舞草龍不僅增添了節(jié)日的喜慶氛圍,更是村民們祈求來年風調(diào)雨順、五谷豐登的美好心愿寄托。
打糍粑慶豐收
打糍粑也是篁嶺秋收不可或缺的習俗。將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,幾個強壯的村民揮舞著木槌,一下一下地舂打糯米。糯米在木槌的敲擊下逐漸變得軟糯細膩,然后被揉成一個個圓潤的糍粑。糍粑象征著團圓和甜蜜,村民們相互分享,共同慶祝豐收的喜悅。大家圍坐在一起,品嘗著香甜的糍粑,感受著秋收帶來的滿足與幸福。
祭谷神感恩
在篁嶺人的秋收習俗中,祭谷神是一項莊重的儀式。村民們會在谷倉前擺上豐盛的祭品,點燃香燭,祈求谷神保佑莊稼豐收。他們感恩大自然的饋贈,敬畏土地的滋養(yǎng)。這種古老的儀式傳承至今,讓人們銘記農(nóng)耕的艱辛與不易,也提醒著后人珍惜每一粒糧食。
婺源縣篁嶺人的秋收習俗,是一部生動的農(nóng)耕文化史書,它們不僅展示了鄉(xiāng)村的獨特魅力,更傳遞著人們對土地、對生活的深厚情感。
相關軟件